首页 >有图新闻

为老人定制回忆录,你试过吗

近几年,普通人写“回忆录”悄然兴起。除了一些人自己执笔外,还出现了不少文化公司代笔撰写回忆录。据了解,选择代写回忆录服务的超过90%是老人。目前,在一些大城市,这个生意越来越红火,埋单的多是老人的子女。

 

  瞄准“银发经济”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也造就了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

  “孩子的市场已经很拥挤,老年人的市场则相对比较空。而在老年人的市场中,保健、养生、旅游等传统项目这些年已经做得很多了,但是对于老年人的精神消费市场则是一片空白,没有什么公司是为满足老年人的精神世界而服务的。”北京某文化传媒公司运营总监申辰说。

  这家文化公司成立初期曾做过市场调查,他们发现,中国的老年人在精神层面有两个需求特别突出:一是强烈的倾诉欲望。但是由于子女都特别忙,有的甚至不跟老人住在一起,因此他们很难跟子女有深层次的交流;另一个是喜欢回忆,他们总是将“想当年、从前、年轻的时候”挂在嘴边。

  针对老年人的这些需求,一些文化公司开辟了代写回忆录、定制个人传记、个性杂志、作品集等新型服务,其中以代写回忆录最为引人注目。

  “很多老年人都想写回忆录,但有几个能真的动笔写?很多都是力不从心。为了满足老年人的这个愿望,2011年我们公司推出了代写回忆录的服务。”申辰说。

  据北京回忆久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介绍,公司成立一年多,已经为顾客制作了300多本回忆录。按照代写一本回忆录的服务费2.5万元来计算,300本的回忆录就能给公司创造超过750万的收入。类似的公司还有时代铭语、忆步文化、蔚蓝文化、东方志联等,这些公司平均每个月能代写5本回忆录。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学军认为,老人都有倾诉的欲望,与代写人谈话的过程中,老人感觉自己回到当年一般,是寻求自身肯定的一种方式。虽然花上万元为自己出回忆录,尚不能为全部老人接受,但一些尝鲜的老人已经为代写公司带来了商机。

  回忆录流程

  赵平是文化公司的访谈员,他的工作就是跟想要写回忆录的老人聊天,帮助老人回忆和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们会事先准备大量的资料和问题,但见到老人的第一面时,却是先营造轻松的谈话氛围。”赵平要先给老人讲一些自己了解到的历史大背景,“要问老人,那个时候他多大、在哪、做什么,从点滴入手,让老人展开对往事的追忆。”

  赵平只负责代写回忆录的采访环节,而一本回忆录的制作还要经过很多道程序。

  在开始做访谈之前,首先要填写一张固定模板的简历,包括老人的基本信息、工作情况以及兴趣爱好等。

  然后便是挖掘工作。通过老人生活的历史背景分析推敲老人在哪一段历史事件中可能会有牵涉,哪些历史事件可能对他有影响。通过这样系统的分析,制作出一份比较详细的采访提纲。

  一般来说,一本回忆录要采访2~4次,每次2~4小时不等,访谈必须录音。结束后再由速记员将音频资料转换成文字资料,然后交由专业的编辑进行加工、润色,形成初稿。

  此时,这本书的主人公会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回忆录,经过仔细阅读,老人会对内容和文字做一些修改。之后编辑再按照公开出版物的规定进行严格的三审三校。

  一般来说,一本回忆录的制作需要一到四个月,价格在1万到5万元之间,根据字数和版式的不同而变化。

  定位普通人

  “不是只有伟人才能写回忆录。代写个人回忆录就是要定位于普通人,这些人生活在一个极不普通的年代,经历了很多并不普通的事。”申辰说。他们公司所代写回忆录里的主人公都是在这个起起落落的时代中前进的普通人,有离休干部、出租车司机、中学教师、大学教授、民间艺人、会计、收藏家等。“很多老人写回忆录并非想丰碑立传,而是想记录一生和抒发人生感悟。”

  欧阳莉莉是一名老舞蹈艺术工作者。“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值得回忆的东西,或者有想记录下来的愿望。我出书,一方面给后代,让他们知道以前有一位老人,不算是知名的舞蹈家,但是还做了贡献的,有着丰富的一生,并且一辈子都在努力。”欧阳莉莉对记者说。

  看过欧阳莉莉的回忆录,我们发现了她并不简单的一生:六岁开始演话剧、拍电影;后来考上歌舞团,刚结完婚就去了西藏支援建设;在小儿子得了小儿麻痹症的时候依旧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即使到了70多岁的年纪还依然坚持上台表演……“我在西藏的经历都记录在回忆录里了,这是我一笔宝贵的财富。”

  从事历史研究工作的历史学博士沙青青认为,普通人的经历基本上无法出现在传统的历史书写中,但小人物的回忆录对于还原当时的历史情境和历史事件有积极的作用。

  代写公司也承认,个人回忆录中可能会出现史实错误。北京出版社人文社科编辑莫常红表示:小人物或者说普通大众的个人传记或回忆录不应该过分渲染,如果要出版的话,一方面它的文学价值不大,社会价值也有待商榷,而对于出版社来说经济价值也不大。